你好天天付pos機安全嗎,手機指紋識別技術你了解嗎

 新聞資訊  |   2023-05-17 09:35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wǎng)上有很多關于你好天天付pos機安全嗎,手機指紋識別技術你了解嗎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你好天天付pos機安全嗎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afbey.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你好天天付pos機安全嗎

你好天天付pos機安全嗎

1

你的指紋 我的指紋 全都不一樣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說過:“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p>

我們的指紋就像每片樹葉上獨一無二的葉脈,人人皆有,終生不變,又各不相同。

正是由于指紋與生俱來的便捷性以及約1/150億的超低重復率,指紋識別技術成為了當今應用最廣泛的生物識別技術之一,而且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比如,在你點開這篇文章的幾分鐘前,是不是用指紋解鎖手機了呀?

2

手機是怎么識別指紋的?

手機需要搭載指紋識別模塊,其工作過程通常分為三步:采集、處理、匹配。

采集

由傳感器負責識別指紋,并采集到粗略的指紋圖像。

按采集原理主要分為光學式、電容式、超聲波式,按采集方式主要分為刮擦式和按壓式。

處理

采集到的指紋圖像還需要處理。先通過灰度均衡、噪點消除、圖像增強等方法讓指紋的紋路更清晰,再通過算法提取指紋的特征數(shù)據(jù)。

10個指紋可生成約4900個獨立可測量的特征,比如環(huán)型/弓型/螺旋型紋路圖案下的核心點、三角點、紋數(shù)、方向、曲率、位置等特征。

最后將這些由指紋圖像形成的特征數(shù)據(jù)存儲為用于模板。

匹配

再次采集并處理指紋后,指紋識別模塊通過算法將新指紋的特征數(shù)據(jù)與已有模板進行匹配,匹配度高于閾值則通過識別。

3

手機指紋識別技術有哪些?

小編主要向大家介紹,在上述采集過程中傳感器對指紋的識別技術。

電容式指紋識別技術

一種成熟的傳統(tǒng)指紋識別技術,在智能手機領域普及率較高。實現(xiàn)原理如下:

電容傳感器上有N個面積相同的小電容器極板,手指可以看作一個大的電容器極板,當手指接觸電容傳感器時,就形成了N個小電容器,它們的電容值取決于指紋到小電容器極板的距離。

指紋的“嵴”(jí)凸起,距離極板近,電容大;指紋的“峪”(yù)凹下,距離極板遠,電容小。

在放電過程中,由于電容值不同,嵴放電較慢,峪放電較快。指紋上一條條高低起伏的紋路轉換成了電信號,從而被準確識別。

電容式指紋識別有刮擦式按壓式兩種采集方式。

刮擦式類似于全景相機,當手指在傳感器表面滑動時,傳感器對指紋“拍照”再“拼接”。

缺點在于,手指必須按照特定方向和角度進行勻速滑動,導致識別率和便捷性不太令人滿意,手機上也早已見不到刮擦式指紋識別模塊的身影啦。

按壓式作為前者的優(yōu)化方案,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手指只需按壓在傳感器上,就能快速識別指紋,更易于操作。

起初,手機普遍采用將傳感器與Home鍵相結合的前置指紋識別方式,但隨著大屏、全面屏熱潮的掀起,手機正面沒有多余空間去容納實體按鍵了。

為了不影響屏占比,傳感器挪到了手機背部,但這種后置指紋識別方式需要用戶盲按,可能一下還按不準,不太符合用戶習慣。

許多手機又將傳感器與電源鍵結合,出現(xiàn)了側邊指紋識別方式,但容易發(fā)生誤觸。而且要想指紋的有效識別區(qū)域越大,手機就越厚,指紋識別率與手機輕薄度不可兼得。

其實對于電容式指紋識別技術,無論是刮擦還是按壓,無論是前置、后置還是側邊,在手機外表面必然有一個實體傳感器,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手機外觀。

近年來,用戶對手機的需求趨于全面大屏、機身輕薄、外形美觀等方面,手機屏幕也在從LCD屏幕過渡到OLED屏幕。

基于OLED屏幕的屏下指紋識別方案應運而生。將指紋傳感器放置于屏幕下方,也讓用戶在進行指紋識別時會有更強的科技感體驗。

屏下指紋識別目前有光學式超聲波式這兩種實現(xiàn)方式。

光學式指紋識別技術

是一種生活中常見的指紋識別技術,比如應用于考勤的打卡機。主要利用光反射原理:

手指按壓屏幕,屏幕發(fā)光照亮手指按壓區(qū)域。當光線照射到指紋的“嵴”和“峪”時,會產生不同角度和明暗程度的反射光線,透過屏幕像素間隙,被屏幕下的光學傳感器接收,從而識別出指紋。

光學式指紋識別技術的優(yōu)點是:操作方便、穿透性好,技術成熟,成本不高。

但也有明顯缺點:無法識別皮膚真皮層,安全性較低,防偽性較差,而且屏幕特定區(qū)域需要長期發(fā)亮,增加功耗,可能影響屏幕壽命。

超聲波式指紋識別技術

是近年來的一種新興技術,類似于聲納原理。

手指按壓屏幕,屏幕下的傳感器向手指按壓區(qū)域發(fā)射超聲波。當超聲波接觸到指紋的“嵴”和“峪”時,被吸收、穿透、反射的程度有差異,會產生不同能量的回波并被傳感器接收,從而構建出3D指紋圖像。

超聲波式指紋識別技術的優(yōu)點是:穿透性強,抗水漬、污漬干擾能力強,識別率高,支持活體檢測,安全性較高。

缺點是:造價高,技術相對不太成熟,市場占有率低。

4

手機指紋識別技術怎么發(fā)展的?

大家普遍認為,摩托羅拉在2011年4月推出的MB 860是最早搭載指紋識別功能的智能手機,用戶在手機頂部傳感器上進行刮擦式指紋識別。

大家最熟知的,還是蘋果在2013年9月發(fā)布的iPhone 5S,支持前置按壓式指紋識別,傳感器內置在圓形Home鍵中,外圈是不銹鋼感應環(huán)。

可以說iPhone 5S引領了手機指紋識別的潮流,此后各種支持指紋識別的手機如雨后春筍般進入市場。

……

2014年,華為Mate 7:首款支持后置指紋識別的Android手機。

2015年,努比亞Z9尊享版:首款支持側邊指紋識別的手機。

2018年,vivo X20 Plus UD:首款支持屏下光學指紋識別的量產手機。

2019年,三星S10:首款支持屏下超聲波指紋識別的手機。

……

據(j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近年來,取消指紋識別的蘋果機型持續(xù)熱銷,影響了指紋識別總體滲透率,2022年國內智能手機指紋識別搭載率降至79%。

其中,后置指紋逐漸淡出市場,而側邊指紋搶占了絕大部分中低端的LCD屏幕手機市場,搭載率為44%,屏下指紋識別搭載率為30%。

其實對于廣大用戶來說,不論是何種指紋識別技術,好用才是最關鍵的。

目前的屏下指紋識別技術,不僅延續(xù)了前置識別的便利操作,而且無需像后置和側邊識別那樣在機身設置傳感器凹槽,還能讓手機實現(xiàn)更極致的輕薄度和屏占比。

目前市場上已出現(xiàn)了搭載超聲波3D廣域屏下指紋識別模塊的手機,可基于雙指紋識別實現(xiàn)更多交互功能。

這也打開了我們的思路,原來指紋識別不止于解鎖手機和移動支付呀!

我們每個人有十根手指,相當于十把獨一無二的鑰匙,如何使用這些鑰匙在手機上打開更多更廣的空間呢?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5

展望

屬于指紋識別技術的標簽太多:“識別率”、“識別速度”、“便捷性”、“安全性”、“性價比”……指紋識別技術的未來走向一定是能夠平衡這些指標的更優(yōu)解。

不久的將來,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可能會成為主流。

在更遠的未來,指紋識別技術是否會進化到滲透手指皮膚下提取更多特征進行識別呢?

轉載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場

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原公眾號

來源:中興文檔

編輯:小聰

以上就是關于你好天天付pos機安全嗎,手機指紋識別技術你了解嗎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xù)為大家整理關于你好天天付pos機安全嗎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fā)請帶上網(wǎng)址:http://www.afbey.com/news/43199.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