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刷pos機怎么辦理,以太坊2.0什么時候來

 新聞資訊  |   2023-04-17 09:59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上有很多關于友刷pos機怎么辦理,以太坊2.0什么時候來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友刷pos機怎么辦理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afbey.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友刷pos機怎么辦理

友刷pos機怎么辦理

摘要: 以太坊聯合創(chuàng)始人Vitalik Buterin表示,我認為比特幣和以太坊這樣‘純粹的加密貨幣’(pure cryptocurrency)在市場中有獨特的地位,是不可能被機構發(fā)行的加密貨幣取代的,無論對方是央行數字貨幣還是Libra

Vitalik

在巴比特加速器和ETHPLANT聯合主辦的活動中,以太坊聯合創(chuàng)始人Vitalik Buterin。這個看起來只有18歲的少年向現場觀眾介紹了以太坊2.0的規(guī)劃以及進展。

在一段“二級乙等”的中文開場之后,Vitalik的演講從以太坊的起源開始。

1. 以太坊來自何處?

區(qū)塊鏈技術已經存在10年的時間。在Vitalik看來,區(qū)塊鏈就是去中心化的計算機網絡。在這個網絡中,計算機扮演的角色是持有數據并進行計算,最終通過特定的共識機制來幫助網絡達成共識,達成共識之后就意味著最終的結果是不可更改的。

最早的區(qū)塊鏈網絡始于比特幣。比特幣發(fā)展到今天其地位已經很難被動搖,那么以太坊又是如何誕生的呢?

Vitalik說,區(qū)塊鏈可以搭建需要信用、抵御攻擊的應用,確保系統可以長時間運作,誕生于2009年的比特幣就是第一個例子。但經過兩年的發(fā)展之后,人們開始意識到區(qū)塊鏈應不僅僅是單一功能的比特幣,因此域名幣(去中心化的域名系統)是對區(qū)塊鏈應用的最初探索。

到了2012年,人們希望探索到更多的區(qū)塊鏈應用,例如發(fā)行token、交易token、執(zhí)行金融合約或用token換域名,而在這一時期的典型代表就是Mastercoin。他把Mastercoin這類協議比作是瑞士軍刀——即集多個功能于一體的工具,但問題在于需要支持的應用實在太多了。

2013年,Vitalik加入Mastercoin團隊,這也是他發(fā)現這類協議存在問題的原因。因此,他希望創(chuàng)造出類似智能手機的平臺——通用的計算機,任何東西都可以通過編程在這里運行。

有了以太坊,一切應用都會變成代碼,而這里的代碼是人人都可以發(fā)布的。Vitalik說:

“以太坊的理念不在于支持更多的應用,而是支持一種編程語言的區(qū)塊鏈,用戶可以用這種語言來寫應用和程序,區(qū)塊鏈可以處理這些程序,區(qū)塊鏈上處理并發(fā)布的交易可以接受并運行這些程序。”

與4年前相比,除了在可擴展性、效率方面的改進之外,以太坊的基本理念從未改變。

2. 從PoW到PoS的心路歷程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以太坊最重磅的研究就是從PoW到PoS的切換。

Vitalik表示,區(qū)塊鏈就是一個投票系統,以決定哪些交易可以被記錄下來。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one computer one vote(一臺計算機一票),但這樣的狀態(tài)是基本上不可能實現的,因為單個計算機可以同時運行多個虛擬機或軟件,網絡中的其他計算機很難發(fā)現這個問題。因此,我們無法去衡量計算機的數量,而是衡量算力。

他說,PoW在早期的時候相對民主,只要有計算機就有投票權。但隨著比特幣價值的增長,出塊以及處理交易的獎勵越來越高,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開設大型的礦場,只為在出塊方面獲得優(yōu)勢。

“因此,PoW系統只會變得越來越貴,效率會越來越低?!?p>這也是以太坊選擇切換到PoS的主要原因。PoS將衡量投票權的方式從算力的大小轉移到了持幣量的大小。PoS的算法多種多樣,以太坊采用的是Vitalik在2017年發(fā)布的Casper FFG,靈感源于PBFT。

3. 最棒的技術——零知識證明

一直以來,Vitalik都對零知識證明技術情有獨鐘。他將通用的零知識證明的優(yōu)勢分為兩方面,其一是隱私性,你可以在驗證數據的同時保證不公開數據;第二是可擴展性,你驗證的程序容量可能很大,但驗證的過程可以是很快的。

有關零知識證明技術的學術研究已經存在近30年的時間,直到2016年才實現了突破。零知識證明開始出現多個技術版本,Zcash也因此誕生。

通過零知識證明,以太坊的新技術Rollup能夠將每秒的交易量從30筆增加到4000筆。

4. 以太坊應用:不僅限于支付

在演講中,Vitalik列舉了一些以太坊基金會對該區(qū)塊鏈的簡單應用。

首先是加密貨幣支付。這是出現最早也是普及度最廣的應用,以太坊基金會通常用ETH支付成員薪水。第二項應用是去中心化的域名系統ENS(以太坊域名系統),Vitalik在這個系統里就持有vitalik.eth的域名。最后一個例子是“用數字代幣代表各種資產”,但數字代幣所代表的不僅限于金融資產。以太坊基金會就曾通過智能合約出售大會門票以及一些紀念章。

除此之外,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是以太坊對智能合約的最早探索,也是其至今還在堅持的理想。這種機制會將一定的資金鎖定在智能合約里,由成員來決定資金的分配和使用方式。

5. 未來的區(qū)塊鏈:以太坊的擴容思考

Vitalik表示,可擴展性是包括以太坊在內的區(qū)塊鏈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以太坊在解決可擴展性問題上有兩個方案,首先是layer 1方案,旨在改進區(qū)塊鏈的設計以提高其運行效率。分片(Sharding)是以太坊的layer 1擴容選擇。

分片會將區(qū)塊鏈分成多個部分,每個部分都只需要網絡中的一部分計算機來進行交易驗證。至于由誰來驗證哪些區(qū)塊,系統會隨機進行選擇。由于每次只需要進行部分交易驗證,分片幫助區(qū)塊鏈在可擴展性問題上實現了突破。

另一種擴容方案基于layer 2。layer 2方案并不會讓區(qū)塊鏈做出任何改變,而是改變應用的運作方式,減少對區(qū)塊鏈的使用頻次,同時享受區(qū)塊鏈帶來的安全性。Plasma就是最典型的layer 2擴容方案,數據和交易都是通過鏈下運行的,一旦出現參與者下線、作弊或作惡等情況,相關的數據就會被上傳到鏈上,從而找出作惡者。

還有一種方案Rollup介于layer 1和layer 2之間——鏈上存儲數據,鏈下進行計算,通過零知識證明技術,確保鏈上驗證的可行性。

6. 以太坊2.0四部曲

以太坊2.0的部署被分成了四個階段:

準備階段:Casper FFG,即創(chuàng)建一個PoS網絡,該網絡采用的算法就是Casper FFG,在這個階段尚未用到分片,但卻是以太坊邁向PoS的第一步。

第一階段:數據分片,這個階段的分片僅支持數據。

第二階段:計算分片,在這個階段已經可以支持完整的應用以及以太坊2.0的主要功能。

第三階段:優(yōu)化,即對系統的優(yōu)化,例如算法的更新:從Casper FFG到Casper CBC。

7. 靈魂拷問時間

得知自己在AMA環(huán)節(jié)還不能坐下的Vitalik寶寶

在半個小時的演講過后,Vitalik開始接受臺下觀眾的靈魂拷問,以下是精彩問答摘錄:

搞事情提問之一:如何確保分片的安全?

Vitalik:“以太坊2.0的運作基于:部分節(jié)點被隨機選中來驗證分片。因此,除非攻擊者掌握了網絡中40%以上的節(jié)點,否則其被選中或者控制分片的幾率是微乎其微的。另外我們還有防偽以及數據有效性檢查機制,這就意味著即使作惡者試圖創(chuàng)建無效區(qū)塊,其行為是可以被檢測到的?!?/p>

搞事情提問之二:你怎么看DEX(中心化交易所)?

Vitalik:“當然,我認為DEX非常重要?,F階段,我們需要在中心化平臺進行交易,這些平臺有一定的控制權,有時候還會被攻擊,這些都不是好事。我一直都是DEX的支持者,基于單條鏈的DEX已經做得很好了,但還有一點不足的是它們無法做到高頻交易,但我相信近期的一些方案也已經在這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我認為DEX面臨的一個大難題是不同區(qū)塊鏈之間的交易,這個過程所需的技術要求更高。的確已經有團隊在這樣做了,但可能還要一點時間?!?/p>

搞事情提問之三:以太坊2.0如何避免淪為中心化的系統?

Vitalik:“我認為擴容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很簡單但很惡劣(bad)的;另一種是好的但很困難的。前者只需要提高區(qū)塊容量及交易數量,這就是BSV和EOS等區(qū)塊鏈選擇的路。因為這條路很簡單,就算你不是一個優(yōu)秀的開發(fā)者也可以做到。但這個方法的問題在于,當區(qū)塊容量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時,運行節(jié)點需要處理大量的交易,那么運行節(jié)點的成本就會提高,運行節(jié)點的人會變少,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合并節(jié)點。EOS就是這樣的,很多節(jié)點都不會驗證交易。以太坊2.0的分片之所以能夠避免這些問題是因為參與以太坊2.0網絡不需要驗證所有交易。假設你是一個驗證者(validator),而你只有32個以太坊,那你可能只需要驗證一個分片,你驗證的分片數量會隨著持幣量的增加而增加。我們希望通過這個方式來讓這場比賽變得更加公平,讓更多人參與其中,實現更高程度的去中心化?!?/p>

搞事情提問之四:看到這么多新項目出來你緊張嗎?你對匿名幣的合規(guī)性怎么看?

Vitalik:“第一個問題,以太坊社區(qū)并不想和零知識證明項目競爭,而是想要和他們合作。我認為,強大的零知識證明生態(tài)將會是人們加入以太坊社區(qū)的重要推動力。至于匿名幣,其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監(jiān)管部門可能看到的信息,但對他們來說,匿名幣產生的影響力更多是正面的。他們還是可以監(jiān)管相應的基礎設施、交易所、交易大量加密貨幣的用戶。如果你認為你可以持有大量匿名幣,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不會有人發(fā)現,那就錯了。另外,隱私也是大多數監(jiān)管機構的追求。歐洲在去年頒布了GDPR(通用數據保護條例),在美國,監(jiān)管機構對Facebook在隱私方面的表現表示失望,各國政府之間也想隱瞞自己的部分經濟活動。因此,我認為加強區(qū)塊鏈應用的隱私的確有很多正面的影響,受益者包括監(jiān)管機構。我認為隱私技術的應用有很多方面,絕對有可能與監(jiān)管機構在這方面進行合作。”

搞事情提問之五:Polkadot是以太坊的朋友還是敵人?

Vitalik:“Polkadot的路線與以太坊大不相同。Polkadot更傾向于治理、多鏈互通;而以太坊則聚焦于鏈上應用。有些應用可能在以太坊上行得通,而在Polkadot上不行,反之亦然。因此我認為兩者之間聚焦的問題不同。”

搞事情提問之六:以太坊如何在眾多加密貨幣中脫穎而出?

Vitalik:“我認為比特幣和以太坊這樣‘純粹的加密貨幣’(pure cryptocurrency)在市場中有獨特的地位,是不可能被機構發(fā)行的加密貨幣取代的,無論對方是央行數字貨幣還是Libra。因為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有能力說服全世界其是一個中立的平臺,不會站在任何人那邊。相比之下,機構發(fā)行的幣做不到這一點,因此它們將始終面臨信任問題。但機構幣將會更穩(wěn)定,有機構的支持,這是加密貨幣所沒有的,因此我認為兩者在很長的時間里都是可以共存的?!?/p>

搞事情提問之七:未來將會是一鏈獨大還是百花齊放?

Vitalik:“我認為未來會有大規(guī)模的區(qū)塊鏈,也會有眾多的小型區(qū)塊鏈。我認為這兩種區(qū)塊鏈會繼續(xù)存在。我們看到現在有很多大型企業(yè)開始做自己的區(qū)塊鏈,他們不會是擠破頭的競爭狀態(tài),更多的還是合作狀態(tài)。未來能夠勝出的區(qū)塊鏈平臺不會只有一個。”

(文章來源:巴比特)

以上就是關于友刷pos機怎么辦理,以太坊2.0什么時候來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xù)為大家整理關于友刷pos機怎么辦理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fā)請帶上網址:http://www.afbey.com/news/19359.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